付娜 袁春成 常州大学商学院
摘要:自主创业对于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意义重大。本文基于商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特点,分析了商科类大学生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商科类 大学生 创业能力 策略
一、商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特点
1.商科类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和经营管理知识。在高校中,商科类大学生对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意识强,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因而在企业的运作上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2.商科类大学生创业意识强,善于捕捉创业机会。商科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点,在课程的教育中,接触过很多成功企业的案例,自主创业意识较强,对创业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成功,他们能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政策,对市场判断较准确,善于捕捉市场机会。这是商科类大学生的优势,也是创业者的必备条件。
3.商科类大学生缺乏技术研发的知识。虽然商科类大学生在创业意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等方面独具优势,但商科类大学生大多是文科生,缺乏工科背景和技术研发的专业知识,这无疑成为商科类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劣势。目前专家提出的三种主要的创业模式,即技术型创业模式、资本型创业模式和服务型创业模式,商科类大学生因为缺乏工科背景和技术研发的知识,少有成功的案例。
二、商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一,部分高校将招生计划同就业率挂钩,实行招生计划同就业率挂钩原则,造成了高校只重视就业率而忽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第二,我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类型为选修课,对创业教育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将其纳入规范的教学和科研计划。
2.能力培养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并且方法单一。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是目前各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只是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从而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
3.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从事理论课的传授,没有创业体验,缺乏实践经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结构存在严重不足,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匮乏,阻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4.缺乏政策支持。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5.培养方式缺乏个性化。大学生个体能力必然有所差异,广谱式的培养方式不具备针对性,并不能将学生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再加上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不具备一对一个性化培养条件,想要缓解日益增大的社会就业压力,培养大学生个性化创业能力必不可少。
三、加强商科类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坚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着重学生能力的教育与培养,缓解国家就业压力。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职责和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不仅从根本上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创业的活力会形成就业的规模效应,贯穿整个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转变教育理念,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加大创业教育力度,处于主体地位的应始终是大学生,要破除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只一味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对大学生主体价值的实现进行教育。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向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既能就业也可以自主创业的新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等,使学生的创业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加大课程及内容创新力度。完善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内容,全国各高校为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加强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着重培养风险意识良好的创业心理;注重学生的创新思想和理念培育;构建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结构,突出传授学生专业和职业知识,掌握经营管理知识等综合性知识,如公共关系、政策法规、金融保险、工商税务等知识的积累。
3.建立健全创业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模拟实践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应该加强同企业、公司等相关单位的密切合作,建立起完善的实践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和保障,积累从事创业活动所需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增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能力,促进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开展多种多样的创业模拟活动,组织学生开办模拟公司的第二课堂活动,养成对未来创业环境和工作目标进行分析的习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孙建萍.大学生创业实践模式分析[J].对外经贸,2012(1)
[2]梅琳.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
[3]张永智等.构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