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以《故都的秋》课堂教学为例

孙云云

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交往构成的,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教和学、学和教是相伴而行的。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以学定教、关注学情等观念已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怎样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王荣生教授强调“以‘学的活动’为基点,也就是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着重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着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能学得好”。[1]

一、学生需要学什么?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故都的秋》作为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不只注重描摹故都的秋景秋物,而是刻意摹写秋的深邃意境,在笔墨中更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思和体验。《故都的秋》便是作者郁达夫以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思和体验的一篇课文。因此,我们可以逐层做出以下总结:

我们沿着以上方向再细读文章,便会有如下的发现:

(一)景物选取中蕴含了郁达夫的感受

(二)语言表达中渗透了作者的情思和体验

1.从作者的语言表达中读出作者赏玩的姿态

原文1: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对比1:住在一椽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到……

原文2: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 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对比2: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开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

原文3: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对比3:在牵牛花底,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从以上三组中原文的三句话,我们能够读出赏秋人的悠悠然的神态、闲情、兴致,作者一边儿描摹着一边儿在欣赏着,带着浓厚的兴味。如果将整段文字读下来,则形散而神全,庭院清秋,就不单是一幅秋景图。将三组中修改后的文字和原文进行对比,便可以发现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我”。

2.从作者的语言表达中发现作者观察的视角

如文章第6—10段,对于秋雨的描写,若我们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这一句删去,再和原文进行比较,我们便会发现:删去这一段之后,作者郁达夫对于秋雨的描写仍然是细致生动的,但是却少了作者郁达夫的观察视角:传统的文人。

3.关联词的连用渗透作者的情思和体验

如:“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者选用了几种不同关系的关系词语组合使用,配合短句句式,满足强烈的抒情需要,灵活自如、语句多变、酣畅淋漓。“可是”“尤其是”“非要”“才”一系列关联词加重语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4.舒缓节奏的词语使情思更为深沉

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以上加点词语的连续使用舒缓了语速,而“无论”“总是”又加重语气,两者配合在一起,让抒情显得更加的深沉。

5.诗意的语言与平民化的俗语相结合

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赋予故都的秋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词语,如“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等,然而,又不时地穿插一些平民的俗语进去,如“蟋蟀耗子”“茅房”等。平民化的俗语和诗意的语言融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一个文人对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进行着诗意的赏玩,他沉浸其中,独得其乐。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故都的秋》的起点,笔者对准备任教的学生(50个样本)做了一次学前学情调查,问卷的题目有三个:1.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作者围绕故都的秋描写了哪五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从以上几幅图景中任选2幅写2段赏析文字。

课前检测情况为:对第一道题的回答,50名学生全部正确。这表明,在自读课文之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已经基本把握住了。在第二道题的回答上,38个学生能够以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12个同学进行了画面描述,但核心景物圈划正确。对于第三个问题,50个学生全部都可以从景物的特点中读出一点作者的审美体验,出现的问题是:不同学生从同一特点景物中,却读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作者的体验。

比方说,对第三段的赏析,一个同学赏析为“在破院秋色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审美眼光。从颜色上看,他是以淡雅为美的,从他的破院、破窑壁来看,他又是颓废、悲凉的”。另一同学赏析为“早上泡浓茶,住破院,这是一种很潇洒的行为,也是一种很浪漫的行为,在现在,这是我们做不到的。我想,郁达夫此时的心境也是悠闲潇洒的”。

一碗浓茶,一个破院,不同的同学读出了不同情怀,那么此种情境下的作者郁达夫究竟是哪种情怀呢?同学都陷入了疑问。

在全班50名同学中,只有一个同学在赏析这段文字时,不仅仅关注到景物的特点,更是结合了文章语言的表达,圈划出了“一坐”“听得到”“看得到”“细数着”“静对着”等一系列描摹作者情态的词语,一个悠然的赏秋文人形象立刻凸显出来。

通过学情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在自主阅读《故都的秋》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时,能够自觉地通过文章中景物的特点来发现作者的情思和体验,但是不能将自己的欣赏深入到文字中去,不能发现《故都的秋》中有“我”的语言表达,更不能够通过文章中“有我”的语言表达,在景物之外读出一个人一个作者来。

二、学生怎样学才好?设计和展开基于“学的活动”的教学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将《故都的秋》教学目标确定为:发现文中“有我”的语言表达,通过品味“有我”的语言表达,发现郁达夫对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诗意赏玩,对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热爱、赞美、眷念。

笔者在课前学习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笔下故都的秋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作者围绕故都的秋描写了哪五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从以上几幅图景中任选2幅写2段赏析文字。前两个问题学生完成起来比较简单,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也比较一致。到了第三个问题,学生开始进行个性化的赏析,而绝大多数同学的赏析是紧紧围绕景物来进行的,并且不同学生从同一特点景物中,却读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作者的体验。

一个同学赏析为“在破院秋色中,我们可以看出郁达夫的审美眼光。从颜色上看,他是以淡雅为美的,从他的破院、破窑壁来看,他又是颓废、悲凉的”。另一同学赏析为“早上泡浓茶,住破院,这是一种很潇洒的行为,也是一种很浪漫的行为,在现在,这是我们做不到的。我想,郁达夫此时的心境也是悠闲潇洒的”。

一碗浓茶,一个破院,不同的同学读出了不同情怀,那么此种情境下的作者郁达夫究竟是哪种情怀呢?同学都陷入了疑问。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笔者将交流学生的画面赏析作为课堂教学的启动环节,将交流时遇到的疑问“一碗浓茶,一个破院,不同的同学读出了不同情怀,那么此种情境下的作者郁达夫究竟是哪种情怀呢?”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

接下来,笔者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以下的学习材料。

学习资料1: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在一椽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开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在牵牛花底,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

学习资料2:在北平不出门去吧,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学习资料3: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就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到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长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以上三则学习资料,是在保留了主要景物“破院”“浓茶”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了修改,分别改动了:描摹作者情态的语句、关联词、舒缓节奏的词语。笔者将这三则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其与原文进行对比,体会其中的差别。大约过了10分钟,学生便解决了课前的疑问:院虽破,茶虽苦,但作者的心情是悠然闲适的。

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故都的秋》,不仅仅要关注到景物的特点,更要结合文章语言的表达,从一系列“有我”的语言表达中,读出一个作者。至此,学生已有所获。

为了巩固学生所获,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见其人”,小组合作,选择画面,圈划语言,细细揣摩,展开想象,体味在故都清静悲凉的秋色中作者郁达夫的心境。这个环节,笔者预留15分钟,基本保障了学生“学的活动”的充分展开。

接下来的班级交流环节进行了10分钟。各组分别就自己选择的画面,结合景物特点及“有我”的语言表达,体味作者郁达夫的心境。

最后,笔者顺势引导学生总结:1.写景抒情散文核心特征:在景物描摹中,作者以“有我的表达”,抒发自己个人的情思。2.阅读这类文章的必要方法:发现、揣摩文中作者“有我的表达”,从景中读出作者的体验。

在整个“学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赏析、自主解疑、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表达、交流、思考,学习经验也在不断丰富。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吕叔湘老先生曾说过:“在我看来,现在的问题,至少以白话课文而论,不是讲得太少,而是讲得太多。”“讲得太多,占用的时间太多,一则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练习,二则不知不觉造成学生的错误认识,以为上语文课是为了学会讲语文,不是为了学会用语文。”[2]然而,在当下的教学实际中,我们仍然经常发现老师们关注自己的“教”往往要比关注学生的“学”来得多。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把“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混淆,导致我们很多语文老师以自己的“教的活动”来代替学生“学的活动”。

“使学生的学更丰富些、多样些,使学生的学比较有结构、比较完整。这样的课堂,正是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3]新课程其实就是呼唤这样的课堂。

注释:

[1][3]王荣生:《教学环节就是组织“学的活动”》,语文学习,2010年,第1期。

[2]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续)》,赵志伟主编:《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孙云云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 230071)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