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分级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分析

宋 丽

中石化催化剂齐鲁分公司职防中心,山东淄博 255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级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所处范围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级高血压患者给予一般管理,2级高血压患者给予中度管理,3级高血压患者给予强化管理,观察本组患者管理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治疗率及管理分级结果。结果 管理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管理后强化管理患者4例降级至一般管理,9例降级至中度管理;中度管理患者9例降级至一般管理。结论 分级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疾病程度,值得广泛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分级管理模式;社区;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038-02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传统的高血压管理模式虽可以降低社区脑卒中、冠心病的死亡率,但是如何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合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还有待改进。本研究对医院所处周围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分级管理,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所处范围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高血压诊断标准;②能够独立参与本研究;③知情同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排除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病史者。高血压诊断标准:未用降压药物,非同日三次血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本组患者共76例,年龄41~72岁,平均(54.3±11.5)岁。1级(140mmHg≤收缩压≤159mmHg和/或90mmHg≤舒张压≤99mmHg)高血压35例,2级(160mmHg≤收缩压≤179mmHg和/或100mmHg≤舒张压≤109mmHg)高血压26例,3级(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高血压15例。

1.2 建立疾病档案

根据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范的病历档案。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医保类型;健康信息:服药史、手术史、体检情况、药物过敏史、吸烟史。筛选对患者高血压产生不良影响的危险因素,结合临床情况给予诊断性评估。1级高血压患者给予一般管理,2及高血压患者给予中度管理,3级高血压患者给予强化管理。三级管理模式及内容如下。见表1。

1.3 质量控制

由专科医生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本研究人员采用电话或预约的方式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及患者就诊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情况,同时监测患者血压,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建设、服药指导、生活方式干预,根据患者血压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时调整管理分级(升级或降级),每3个月调整一次。观察本组患者管理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治疗率及管理分级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由具有两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收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

如表2所示,管理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管理分级

如表3所示,管理后强化管理患者4例降级至一般管理,9例降级至中度管理;中度管理患者9例降级至一般管理。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控制的疾病,社区防治需要规避潜在危险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1]。以往的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只重视高血压的控制,忽视了危险因素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分级管理的意义。本研究提出社区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模式,为社区高血压防治的规范化提供了临床依据。

高血压作为慢性病,长期是在医院中受到广泛重视,而在社区管理中得不到大量的支持,同时由于卫生理念的落后,重治疗、轻预防,重医院、轻社区的因素,社区开展的高血压管理无法切实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需求。高血压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疾病,不同的疾病程度表现出不同状态,因此需要分级管理来调配社区有限的医疗资源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要求[2]。

本研究中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患者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结果显示,管理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分级管理后本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本研究采用定期健康教育、随访、心理支持及药物指导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减少危险因素的危害。在疾病分级管理中,强化管理患者4例降级至一般管理,9例降级至中度管理;中度管理患者9例降级至一般管理。分级管理显著降低了患者高血压疾病的分级,降低了引起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有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降低10mmHg,脑卒中发病率降低30%,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降低23%[3]。本研究结果证明了通过消除危险因素、降低疾病分级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的观点。因此在以后的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该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分级管理,合理利用治疗进行高血压防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沈乐贤,熊建菁,徐敏钢.上海市闸北区一级医疗机构首诊测压及高血压三级管理情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3,15(4):179-180.

[2] 马芬,王丽,李辉,等.健康管理与可控的健康危险因素[J].疾病控制杂志,2007,11(6):606-609.

[3] 李昌茂.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J].右江医学,2003,31(5):480-482.

(收稿日期:2013-10-29)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