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优化策略探析

王苏华

(北京南瑞埃森哲信息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0031)

摘 要:本文将从《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的核心内容与政策导向、出台背景,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及启示等方面开展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劳动关系;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76-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王苏华(1972-),女,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硕士研究生,北京南瑞埃森哲信息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薪酬管理、员工管理等。

2015年4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指导新时期劳动关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化解现阶段劳动关系矛盾、规划经济“新常态”下劳动关系发展的重点关注。

一、核心内容与政策导向

《意见》系统阐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其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坚持依法合规、权益导向,推进三方协商、矛盾调处,营造和谐环境、加强引导”。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通过加强劳动关系立法、完善劳动标准、严格监督执法,切实保障职工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

二是创新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健全由人社部门、工会和企业代表组成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完善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建立劳动关系群体性纠纷动态监测预警制度和多部门参与的群体性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

三是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环境,引导职工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引导企业经营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意见》突出体现了国家在内外部环境快速变化过程中,对调节劳动关系的关注重点与政策导向。具体如下:

一是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因地制宜地分类进行。针对目前劳动关系紧张、地区差异突出的特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体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持续发力的原则,以增强劳动关系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期性。

二是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坚持法治思维,严格贯彻依法治企。《意见》最大的特点是将依法治国要求落实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把劳动关系管理活动完全纳入依法合规的轨道上来,强调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化解劳动关系矛盾。

三是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重点保障职工基本权益。国家特别关注职工的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要求依法切实重点保障。

四是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充分发挥职工大会和工会组织的作用。《意见》所提出的推行集体协商、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等方面,都体现了国家要加强工会组织、职工大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角色积极作用的要求。

五是强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和谐文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事业,一方面需要探索寻求处理劳动关系的新举措、新方法,另一方面需要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以促进、保障构建过程,这都体现出国家要深入推进劳动管理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动向。

二、出台背景和后续发展方向

(一)经济新常态下解决当前劳动关系矛盾问题、深化各项改革措施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下的改革攻坚期,经济下行压力与改革创新压力并存,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矛盾问题都较为突出,尤其是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劳动争议案件居高不下,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劳动安全防护缺失、劳动用工不规范等一系列企业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屡有发生。

另一方面,在十八大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各项改革事业正进入攻坚期,为了减少改革阻力,促进各项改革顺利推进,迫切需要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提供必要的保证。

因此,中央此时出台《意见》,意在将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既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创造和谐有利的外部环境推进各项改革的现实需求。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党执政基础、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其发展状态是社会和谐的晴雨表、风向标。劳动关系不和谐,社会和谐就会失去根基,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与根本保证。

另一方面,企业是劳动者最为集中的地方,是党的阶级基础之源。只有推动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才能把企业真正建成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化解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问题与矛盾,以促进各方面力量的凝聚,真正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对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监管调整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意见》突出提到,要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对象,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重点监察其职工权益维护状况。目前,一些劳动关系矛盾问大多都出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因此,现阶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对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但可预见,加强对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监督调整将会成为下一阶段的新重点。

一方面,《意见》的覆盖范围是所有性质的企业,虽然现阶段矛盾问题集中于非公有制企业,但在公有制企业中也存在用工管理不规范、岗位责任不清晰、劳动关系不和谐、职工参与企业共建积极性不足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在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对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央企业的各项改革政策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其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经营管理方式、收入分配等各方面也会进行一系列调整,这就必然改变公有制企业现有劳动关系运行格局,甚至会引起对改革的阻碍与反弹。

因此,加强对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调整与监督将成为必然,这种监管与调整还会进一步向集团企业的基层单位、边远地区分支机构等延伸。

三、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规范劳动用工方式、化解用工风险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较高,落实国家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要求的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国有企业劳动关系复杂、利益诉求强烈、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规范用工、妥善安置集体企业职工仍是国有企业着力加强用工规范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依法合规的框架下,坚持改革创新,从企情出发,推进具有国企特色的劳动用工制度与机制创新。健全派遣用工退出机制,完善劳务派遣单位选择标准和淘汰机制,严格劳务派遣用工岗位管理,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在法定比例10%以内;以理顺劳动用工关系为重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重点诉求,统一组织模式、用工方式、管理机制;严格控制集体企业各类用工总量,结合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分类稳妥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二)改进管理方式、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调不仅在调整处理劳动关系方面需要和谐管理,更重要的是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突出和谐管理的理念,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国资国企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工作的推进,要求国有企业变革经营管理模式,调整各层级的劳动关系,树立并运用“和谐管理”理念来化解和处理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

国有企业需要改进管理方式,完善治理结构,在企业管理中强化“和谐管理”的理念,积极推进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建立基层员工建言献策、监督管理和参与决策的通道机制,加强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民主监督和权力合理配置机制。

(三)加强民主管理、协调劳动关系管理机制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协调劳动关系管理和调处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职工大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虽持续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但是各级工会组织、职工大会的积极作用还有一定提升空间,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尚未全面建立。

国有企业需要进一步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效用效能,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推进工会职能的转型升级,强化工会组织在员工集体协商中的功能作用,加强职工大会在企业发展决策中发挥的应有作用,研究探索推进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责任编辑:袁凌云)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