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做足做活深度报道,提升党报核心竞争力

吴永红 张旭初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深度报道仍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党报必须通过提供独家的、高品质的深度报道,打造精品深度报道栏目,建立吸引读者的长效机制,培养读者对党报的追看习惯甚至阅读饥渴,进而提高党报核心竞争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党报 深度报道 核心竞争力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报业有两件事耐人寻味:先是羊城晚报万元底薪聘深度报道记者,希望做强深度报道板块;后是中国青年报撤销特别报道部,将其并入全媒体协调中心。最近两年,一些纸媒对深度报道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或有意增强力量,或有意削弱力量。

深度报道一直是构成传统纸质媒体严肃新闻的核心内容,被视为纸媒特别是党报的“拳头产品”。然而,面对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一些纸媒为是否需要坚守深度报道阵地而纠结。当前,深度报道之于党报的意义在哪里?对于深度报道,党报究竟该弱化还是强化?

一、媒介融合时代,深度报道更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近年来,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很多人在唱衰纸媒的发展前景。事实上,纸媒在其发展史进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作为曾经的“第一媒体”,它遭受过两次严峻挑战:一次是20 世纪20 年代无线电风靡全球,二次是20 世纪中叶电视走进普通家庭。然而,面对广播、电视的挑战,纸媒不仅没有像有些人预测的那样,迅速走向衰落甚至消亡,而是开疆扩土,并且在20 世纪90年代走向繁荣,这种繁荣一直持续到本世纪的头十年。也就是说,只要纸媒不断改革创新,就有机会实现“逆袭”。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纸媒存在着天然的劣势。比如,时效性差是其最大的弊端。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在时效上无法与新媒体甚至是同处传统媒体之列的广播电视一争高低。又如,即使进行了多轮扩版,纸媒的版面空间仍然有限,因此在信息容量上无法与网络媒体争锋。再如,凭借日益先进的搜索引擎,受众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而报纸在这一方面显然处于劣势。

看清自身“短板”后,纸媒必须通过寻找自身优势来弥补先天不足。相对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快”与“多”,纸媒的优势在于权威和深度。首先,从权威性来看,囿于“个人编发、公众视听、受众评论、集体交流”这种传播方式,新媒体提供的新闻资讯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而且信息庞杂、资讯过剩。而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首要原则,也是最高准则。一些精英读者也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权威阅读、有效阅读,而长期积淀形成的权威性、公信力,让纸媒特别是党报成为这些读者的理想选择。其次,从内容深度上来看,受传统新闻采访体制和采编人员专业化程度的限制,加上网络媒体跳跃性、短效性等特点,新媒体在内容深度上很难有质的飞跃,而纸媒恰恰具备记者有权深入挖掘事件真相、编辑有相对宽裕的时间对版面进行精心打磨等天然优势。在众多报道形式中,能将这些天然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的,非深度报道莫属。

就深度报道而言,党报在操作上无疑更具优势:一方面,长期以来,党报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发审稿程序,拥有一支作风正、专业化强的采编队伍。这是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保证。另一方面,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拥有比新媒体多得多的新闻采访便利,有条件对新闻事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深入调查,满足受众对新闻背景、细节展示、前景预测等深层次的阅读需求。

因此,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仍是党报最可见的优势,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当前,党报要拼的仍是公信力,是不断创新的真实、权威、深度的优质内容。

二、走出深度报道的传统误区,再造深度新闻的全新价值

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20 世纪40 年代,是报纸为抵制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深度报道致力于对重要社会问题或事件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穿插的广泛跟踪、深入剖析,留给读者思考和判断的空间。根据《新闻传播学辞典》的解释,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纸媒对深度报道之“深度”的理解明显存在误区,似乎只有长篇大论,只有引经据典,只有辞藻华丽,方显深度。事实上,长篇大论,未必就有深度,绕来绕去,说一些大话套话空话,这是典型的伪深度;板着面孔说教,未必就言之有物,而放低身段说真话实话,未必不是深度。翻开报纸,我们不难看到,一些所谓的深度报道只是信息和观点的重复,看完整版的“大稿”“特稿”却不知所云。这些打着“深度”幌子的“注水新闻”,或堆砌材料,照葫芦画瓢;或生搬硬套,“三段论式”地组织报道,造成新闻价值严重缩水,深度报道只具有量的广度而缺乏质的高度,浪费报纸版面也浪费读者时间,从而削弱了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近些年,一些党报就是因为一味说教,墨守成规,让深度报道从拳头产品沦为新闻滞销产品,让读者视之为“鸡肋”。

媒介融合时代更需要深度报道,但不是平面的、简单的“大块头”稿件,而是“具备理性精神和科学生产方式”的深度新闻,是能够让读者喜闻乐见、闻之受益的深度新闻。在中国当代情境中,深度新闻很容易受到政治和商业的双重影响;专业性严重不够,文本陷入故事化,水分多,干货少。因此,“理性”和“科学”是党报深度报道改革创新的两大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对于党报深度报道来说,回归理性首先就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去“宣传味”,自觉摒弃附着在新闻生产之上的鲜明的意识形态。一家将意识形态置于新闻议程设置重要决定地位的报纸,很可能是一家乐于观点争论而无法将新闻传播到位的媒体。鲜明的意识形态之于新闻报道所追求的终极原则——客观性与真实性相违背。同时,要去“商业味”,防止被商业经济利益绑架。

所谓“科学的生产方式”,就是党报要坚持新闻报道的最根本的立场;恪守客观性与真实性原则。同时,党报要注重培养新闻采编队伍,不断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世界变化日新月异,编辑记者必须具备接受新生事物的驾驭能力。唯有这样,方能采编出具有深度思考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因而才能成为形成党报权威的重要力量。

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发现具有重大传播价值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并不大,但通过对同一新闻深度开掘,则完全可能会有独到发现。即使在浅阅读盛行的当下,《南方周末》依然有着傲人的发行量和庞大的阅读群体,其根本原因即在于其优质的产品内容有着别家无以企及的核心竞争力。

三、发挥党报自身优势,坚持“内容为王”原则,做足做活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未必能让传统纸媒扭转颓势,但是如果不做深度,多数传统纸媒恐怕很难走出困境。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是党报转型发展的第一要务。党报如何做强做活深度报道,形成内容优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强化新闻议题设置,提高新闻策划水平

长期以来,党报一些采编人员有“皇帝女儿不愁嫁”心态,对新闻策划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以致一些所谓“策划”过于平面化、缺乏操作性。而一提深度报道,党报记者脑海里蹦出的往往是一些与读者没有直接联系的宏观概念,宏大叙事的结果往往是材料堆砌,枯糙乏味。党报在确定深度报道选题时,摒弃一种宏大叙事的理念,选择那些与读者兴趣点息息相关的人物和事件。同时,应主动对接新媒体,更多地关注舆论热点,特别是本土热点,了解受众急需了解和高度关注的聚焦点,通过深度报道的形式满足受众在获知表层信息后对深层次信息和观点的需求。

2、求真求是消除疑点,做深做透焦点新闻自媒体让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成为“发言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具有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天然“短板”。海量信息让公众难免“雾里看花”,微博、微信报料常常让事件真相在“碎片化”的信息里扑朔迷离。对此,党报要善于针对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疑点、社会上的虚假新闻和网络上的不实传言设置议题,探讨并澄清民生热点、难点问题,以细致而权威的报道还原真相,适时对读者进行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对于发生在全国各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新闻,则以“地方元素”作为切入点,挖掘不同视角的幕后新闻。

3、借力微博微信等网络渠道,扩大深度报道影响力

信息传播渠道和新闻获取方式的多样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读者特别是年轻的网友们,更习惯通过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接收信息。面对这一趋势,身为传统媒体的党报必须加快与新媒体融合,努力在新媒体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党报亟须将门户网站、移动应用、微博、微信等作为与报纸并重的信息传播渠道,从而扩大深度报道的影响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党报深度报道在借力新媒体通过网络传播过程中,要避免被断章取义、片面解读,被部分曲解。

4、改进文本形式和报道技巧,做细做活深度报道

在“浅阅读”盛行的今天,能够做到在海量信息冲击下仍坚持把一篇长文看完的人已经不多。这就让那些解释性、证据性、调查性的内容在阅读中“流失”。面对深度报道的这种传播困境,党报应该结合网络传播的特点,对深度报道的文本形式和报道技巧加以改进,以适应浅阅读时代人们阅读习惯的变革。党报如果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实现多媒体的深度报道,就会比传统党报深度报道的整体传播效果好得多,也更能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党报深度报道在写作技巧上要注重细节的运用,使深度报道故事化。此外,党报还可以用超链接的形式对深度报道进行详尽解释和背景阐述,比如可通过设置链接点,减少篇幅,丰富背景信息。这种背景通过网上信息的互联,可以无限延伸,由此深度报道的深度,便可从有限深度迈向无限深度。

5、恪守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集中人财物打造精品稿件

编辑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是党报做好深度报道的关键所在,更是党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党报记者要进一步践行“走转改”精神,走进第一现场,尽可能地接近采访对象,掌握第一手素材,进行面对面、心贴心的体验式采访。党报采编人员不能仅仅依靠电话采访,特别是不能将网络搜索获得的第二手材料作为新闻事实,以讹传讹。此外,党报不妨拿出95%的财力和人力做好5%的深度报道,打造精品稿件,进而提升党报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供独家的有品质的深度报道,建立对读者的长效吸引机制,让读者对党报形成一种习惯性阅读选择,甚至阅读饥渴。

总之,当前,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传统的纸质媒体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除了客观准确、及时地推出动态新闻外,仍要坚守深度报道这一新闻品种,努力将新闻做深刻、做详尽、做透彻。作为纸媒的典型代表,党报更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做足做活深度报道,以内容优势赢得竞争优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M].新华出版社,2012

②张仕武、蔡青、束继泉,《深耕细作凸显“深度优势”——以〈楚天都市报·深度周刊〉为例》[J]《. 中国记者》,2014(2)

③刘展,《如何以深度报道为核心竞争力应对纸媒“拐点”》[J].《东南传播》,2014(9)

④庞向辉,《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河南日报新闻出版部以〈记者调查〉栏目为平台抓好队伍建设的经验启示》[J]《. 新闻爱好者》,2014(11)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