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猪圆环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流行、传播与防治

孙宝艳,边红刚,丁彦峰?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畜牧局动物检疫站 137300)

摘要:随着我国的养猪行业在不断发展,不同地域也有着不同的种猪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无论是我国的生猪存栏,还是猪肉产量都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排行首位。中国养猪业的发展也对世界养猪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个发展过程中,养猪科学技术的创新进步带动着养猪行业的迅速发展,不论是在开发培育种猪资源方面,还是在猪场的管理经营方面,业内人士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猪的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猪病的发生,猪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病就是其中的两类。本文将就猪圆环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情况进行说明,从流行特点、病原、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和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诊治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健康、安全、无污染、零添加的食品成了人们对食品的首选。猪肉作为市场份额最大、日常生活最常见的肉类,人们对其安全健康性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这就要求养猪业的业内人士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培育方式、疾病防治、病猪处理的过程,保证流向市场的猪肉是健康无公害的。这样,不仅激活了国内市场,增加出口优势,更让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最大化利润。作为一名兽医,在这个进程中,更需要做好猪病防治工作,促进养猪业良性地可持续发展。?

1 流行特点?

猪圆环病毒作为最小的动物病毒,是属于圆环病毒科的圆环病毒属。其是因一种叫做猪圆环病毒2型的血清型而引起猪群的传染病,进而引发仔猪断奶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以及母猪的繁殖障碍等疾病的发生,其临床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猪群在感染圆环病毒之后,将有可能降低猪群的免疫力,尤其是已发生在仔猪阶段的猪群中,此时,就容易继发或者并发一些其他猪群传染性疾病,主要有猪瘟、蓝耳病、猪肺炎以及猪溶血性链球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叫做关节炎或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也成为猪群的多发病,与猪群的圆环病毒病的关系也很密切。副猪嗜血杆菌定居于健康猪的上呼吸道,是猪上呼吸道中的一种共栖菌。在转群、断奶后失去母源抗体保护,其他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可出现症状,排除病原菌。临诊上,副猪嗜血杆菌继发猪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或猪圆环病毒病。目前,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猪副嗜血杆菌病发生呈递增趋势,并且以关节炎和多发性浆膜炎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这种病发将会影响猪场猪群管理的各方面,也会影响猪场猪的生产质量,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应高度重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2 病原?

猪圆环病毒(PCV)抵御外界影响因素的能力很强,不论是在pH值为3.0的酸性环境中,还是在72℃的高温环境中,其都能适应并且存活下来。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圆环病毒PVC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血清,分别是PCV1和PCV2。PCV1是一种没有致病能力的病毒,而PCV2这种病毒是有致病性的,并且猪群在对PCV2感应上能力也比较强,被感染的猪可以将病毒通过粪便、鼻液等废物排出,然后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短小杆菌,形态多变,属于革兰氏阴性。其血清类型可以分为15个以上,其中最常见的血清类型是4、5、13型,这三种类型的血清就占所有血清的70%以上。研究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生长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需要是必须的,而对血红素或者其他卟啉物质虽然需要但不是必须的。在该菌的培养实验中,若是以血液和巧克力作为培养基,该菌的菌落就显得小而透明,并且,在血液培养基中,不会出现溶血现象;若是以葡萄球菌为培养基,该菌就会呈良好态势生长,并形成卫星现象。一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病猪的病料,因而给本病的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有报道称,副猪嗜血杆菌的实际发病率可能要是实际确诊的10倍之多。?

3 传播方式?

该混合感染的并发症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一旦猪群中发现繁殖呼吸综合征、地域性肺炎或者流感的存在,这种混合感染的疾病就更容易发生。尤其是在断水等恶劣的环境下更容易引发疾病。在仔猪阶段断奶、变换生活群体、混合群体生活或者运输猪群也会诱发此病的因素。?

4 继发感染?

猪副嗜血杆菌也会作为继发的病原伴随其他主要病原经混合感染,尤其是在地方性猪肺炎。在肺炎中,猪副嗜血杆菌被假定为一种随机入侵的次要病原,只在与其他病毒或细菌协同时才引发疾病。近年来,从患肺炎的猪中分离出的猪副嗜血杆菌的概率越来越高,这也跟支原体肺炎以及病毒性肺炎的流行有很大的关系。?

5 多发日龄?

猪圆环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对2~4周龄的猪都有影响,尤其是在仔猪断奶前后和培育阶段时更易发病;对于5~8周龄的猪,此混合感染的发病率在10%~15%,情况严重时,引发的死亡率甚至会达到50%。混合感染引发的急性病例则往往发生在膘情较好的猪身上。?

6 临床症状?

这种混合感染引发的急性病例主要表现为体表发热、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发病后皮肤苍白或者发红,耳朵末梢发紫;行走站立有一定的困难;眼睑皮下水肿,跗关节、腕关节肿大,死前四肢出现划水姿态或侧卧,有时会死亡无征兆。而对于一发生慢性病例的仔猪,主要表现为咳嗽、食欲下降、四肢无力、生长不良、呼吸困难,直到死亡。此病例的临床症状主要来自于对炎症部位的观察,主要的表现症状是呼吸困难、身体发热、行动颠跛、站立困难、炎症部位肿胀、黏膜及皮肤发绀,甚至瘫痪、身体僵硬、死亡。对于孕期母猪,发病时会导致流产;对于公猪,则会导致跛腿行走;对于哺乳期间的跛行母猪,会导致母猪本身的体制弱化。发病死亡后,猪的身体表面会发紫,肚子会因积大量的黄色腹水而变得很大,身体内部的纤维素也会从肠系膜渗透出来,包住肝脏,导致器官间质的水肿。?

死亡后的成年猪解剖研究后发现有以下症状表现,有明显的胸膜炎症,还有可能是关节炎,相对而言,脑膜炎和腹膜炎的症状较少。炎症特征体现为纤维素或浆液渗出,导致心包积液、腹腔积液、肝脾肿大、关节病变、肺间质水肿等症状。而对于后期仔猪或者断奶培育的死亡猪进行解剖,发现了心包绒毛心或者积液、关节液化脓和肺脏水肿等症状。?

7 预防?

清理猪场的猪舍卫生时要彻底。用2%氢氧化钠溶液对猪舍的地面和墙壁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后2h后再用清水清洗,之后再用科星复合碘喷雾消毒,连续喷雾消毒4~5d。?

在饲养猪时,喂养饲料后饮水要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粉,持续5~7d,这样可以增强猪群机体本身的抵抗力,减少环境变化对猪群的影响。

母猪方面,初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免猪产前30天免疫1次即可。病情严重的猪场,仔猪也要进行免疫,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出对猪场猪群免疫的时间,对仔猪的免疫一般在7~30日龄内进行,每次1mL,一次免疫后过15d再免疫1次,第二次免疫距发病时间要间隔至少10d。?

8 治疗?

隔离病猪,用敏感的抗生素来治疗,口服抗生素进行预防。要控制好本病的流行、病情发展以及猪群抗药性的出现,要对猪群作药敏实验,科学使用抗生素。肌内注射重症注射液,每次0.2mL/kg,每天早上肌肉注射1次,连用5~7d。肌内注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每次20mg/kg,每天晚上肌肉注射1次,连用5~7d。口服土霉素纯原粉30mg/kg,每天1次,连用5~7d。每天早上肌肉注射20%多西环素0.1mL/kg、黄芪多糖0.2mL/kg,每天1次;每天早上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0.2mL/kg,每天1次,连用3d。抗生素饮水对病情严重时可能无效。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应立即采取抗生素拌料的方式对整个猪群治疗,对发病猪要肌肉注射大剂量的抗生素。猪群中若有发病严重的猪,就要将其隔离,对其他猪采取预防措施,并对猪舍加强消毒,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口服纤维素溶解酶,可快速清除纤维素性渗出物、缓解症状、控制猪群死亡率。?

9 小结?

要控制住猪群混合感染疾病,关键是预防保健。要有效进行猪圆环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防治,要像对待猪场其他易发疾病一样,系统的进行防治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求猪场主要的病毒性疾病进行提前免疫工作,在预防疾病发生,保护猪场猪群健康方面采用有效的药物措施,还要重新设计适应猪群生活方式的猪舍,对猪场的管理和猪群的饲养方式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稳定健康地生产出市场需求的猪群。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