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浅谈新巴尔虎左旗沙化土地治理措施

王丽华1,田文静2,刘瑞芬3

(1.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林业局,新巴尔虎左旗021200;2.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乌兰浩特137400;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城郊绿化办公室,东胜区01700)

摘要:文章通过对新巴尔虎左旗境内沙地治理进行试验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新巴尔虎左旗沙地治理以草、灌、乔立体式绿化稳定沙丘,效果显著。首先设置生物沙障,主要以草本或为灌木,然后在沙障内营造乔木树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沙地治理;生物沙障;人工造林;飞播造林

中图分类号:S728.9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1-29

作者简介:王丽华(1971 -),女,吉林省榆树县人,林业工程师.

1 新巴尔虎左旗沙地及治理区自然概况

设置生物沙障、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沙育林育草、草方格沙障设置等固沙措施,是沙质荒漠化土地植被重建与逆转的重要途径。我国治沙无论是研究水平还是生产规模,都已走到世界前列。新巴尔虎左旗沙地属呼伦贝尔沙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巴尔虎左旗沙地治理,对整个呼伦贝尔沙地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新巴尔虎左旗沙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48”~122°05’31”,北纬47°19’52”~49°46’37”,东与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接壤,南与兴安盟毗邻,西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西连新巴尔虎右旗,西北与满洲里市为邻,北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沙化土地总面积为79.7万hm2。

新巴尔虎左旗沙地以高平原地貌为主,其他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丘陵、山前倾斜台地、河谷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古河道凹地、风成沙丘等。全旗东南高,西北低,3条沙带分别为海拉尔沙带、阿木古郎沙带和红花尔基沙带。

新巴尔虎左旗沙地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0.5℃,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温-47.8℃,≥10℃年积温2172.6℃,全年日照时数为3104.7h,无霜期平均100~127d,年平均降水量为250-350mm,全年以西北风为多,平均风速为2.8m/s。

新巴尔虎左旗沙地分布有栗钙土、黑钙土、暗灰色森林土3个地带性土类和草甸土、风沙土、沼泽土、粗骨土、碱土、盐土等6个隐域性土类。

天然植被主要以森林植被、沙地植被和草原植被为主。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主要由樟子松、白桦、山杨、落叶松等构成:沙地植被集中分布于3条沙带和零星沙地上,代表植物有樟子松、黄柳、小叶锦鸡儿、固沙草、贝加尔针茅等;草原植被分布较广,代表植物有羊草、贝加尔针茅、糙隐子草、披碱草、马蔺、赖草等。

2 沙化土地现状

根据2004年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旗现有沙化土地面积797088.6hm2,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35.9%: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107961.5hm2,占全旗土地总面积的4.9%。

沙化土地分布类型主要有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丘)、流动沙地(丘)露沙地。土地按沙化程度为轻度沙化土地有651904.1h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81.8%:中度沙化土地有66663.5hm2,占沙化土地面积8.4%:重度沙化土地有70041.6hm2,占沙化土地面积8.8%:极重度沙化土地有8479.4hm2,占沙化土地面积1.0%。

3 治理主要措施

按沙化土地的不同种类,采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沙育林育草、休牧和禁牧治理沙化土地,并辅以沙障工程措施。

3.1 人工造林

3.1.1 树种选择

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实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沙地治理区实际情况选择树种。本规划选择的乔木树种有樟子松、榆树、杨树等,灌木树种有杨柴、小叶锦鸡儿、黄柳等。

3.1.2 整地方式与规格

沿等高线局部块状整地,严禁全面整地。大苗造林整地规格为80x80x80 (cm)或60x60x60(cm),规格较小苗木造林整地规格50x50x50(cm)或40x40x40 (cm);直播造林采用开沟整地,规格视树种和立地条件确定。

3.1.3 苗木选择

樟子松3~4a生苗木选择容器苗造林,樟子松野生大苗、杨树、榆树选择裸根苗造林,黄柳采用插条造林。

3.1.4 初植密度

营造乔木林(人工植苗)株距3m,行距4m,初植密度840株/hm2;营造黄柳灌木林(人工插条)株距1m,行距1m,初植密度10005株/hm2。

3.1.5 造林方法、季节与要求

造林方法采用人工植苗造林或人工直播造林。人工植苗造林季节选择春季或秋季,要求苗木不窝根,分层覆土踏实,植苗后浇透底水;人工直播造林季节选择春季或雨季。提高造林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容器苗、优质壮苗和抗旱造林技术,适时择机造林,以确保成活率和保存率。

3.1.6 补植、补播

造林成活率没有达到标准的应在第二年春季或雨季进行补植或补播。

3.1.7 抗旱措施

采取浇水等抗旱措施,幼林生长稳定前,根据旱情与幼林抚育相结合,适时浇水。

3.1.8 幼林抚育

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5次,第一年抚育2次,第二年抚育2次,第三年抚育1次;抚育内容为扶苗、培根、除草等,抚育时间为6月上旬和8月上旬。通过抚育措施,保证幼苗的营养空间,促进幼苗健康生长,提早郁闭成林。

3.2 飞播造林

3.2.1 播区选择

选择地广人稀,危害较大的流动、半流动沙地。播区长度≥3000m,面积≥333.33hm2。沙丘高度15m以下,沙丘密度0.6以下。

3.2.2 树(草)种选择

根据播区条件和适地、适树、适播的原则以及种源供应条件,在遵循森林植被正向演替规律的前提下,确定适宜的飞播树(草)种。灌木选择杨柴、小叶锦鸡儿等,草种为披碱草、沙蒿等。

3.2.3 树种配置

为提高森林防火、保持水土和抵抗病虫害能力,采用杨柴、小叶锦鸡儿和沙蒿、燕麦灌草混播,进行带状播种。

3.2.4 种子品质

选用经过种子检验合格、遗传性能良好、净度和发芽率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种子纯度在90%~95%以上。小叶锦鸡儿种子千粒重为28~34g,发芽率55%以上;羊柴种子千粒重为14~16g,发芽率75%以上;沙蒿种子千粒重为1.8~2.5g,发芽率90%以上。种子加入根瘤菌黏着剂、磷矿粉、钼酸铵拌种,形成丸衣。

3.2.5 播种期

在保证种子落地发芽所需的水分、温度和幼苗当年生长达到木质化的条件下,以历年气象资料和以往飞播造林成效分析为基础,结合呼伦贝尔沙地当年气象预报,确定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播种期。

3.2.6 播种量

以既要保证播后成苗、成林,又要力求节省种子为原则,播种量结合实际,依据飞播造林技术规则,确定灌草混播杨柴、小叶锦鸡儿和沙蒿、燕麦,按1:1的比例进行混合,每公顷播种量为15kg。

3.2.7 播区地面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飞播前落实完成播区植被处理、简易整地、沙障埋设等地面处理任务。

3.2.8 播后管理

播区必须严格进行封护,建设管护设施。封育管护期限3~5a。同时,根据播区情况,应制定封育管护制度,落实管护机构和人员,签订管护合同,落实管护责任。

3.2.9 补植、补播

按照GB/15776有关规定,对播区进行成苗调查,未达到合格标准的播区,应适时进行补植或补播,直至达到成效标准。

3.2.10 复播

播区成苗调查结果为不合格的播区,在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成效调查前,可以组织实施复播作业。复播作业是同一飞播造林计划任务不变的情况下,保证飞播效果的一项补救措施。

3.3 封沙育林育草

3.3.1 封沙育林、育草条件

植被盖度在40%以下,土地沙化程度为中度和轻度的天然固定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

3.3.2 封育类型

沙地樟子松分布区封育类型为乔灌型,其他沙地封育类型为灌草型。

3.3.3 封育方式

采取围栏全封方式,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草等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人、畜活动。

3.3.4 封育年限

乔灌型封育年限5~8a,灌草型封育年限3~5a。

3.3.5 封禁方式

以承包责任制方式确定管护人员,采取人工看护和设置围栏方式,并在山口、交通要道设立永久性标牌等。

3.3.6 人工辅助育林、育草措施

补植、补播:在封育期内,天然更新较困难的地方,选择乡土树种或引进适宜当地生长的优良乔灌木树种,用人工播种和利用人工培育的健壮苗木进行补植造林,规格不要求整齐划一。

抚育管理:主要包括浇水、平茬、复壮等。

3.4 生物沙障设置

适宜沙地类型:坡度较小的流动和半固定沙地。

材料选择:小叶锦鸡儿、杨柴、沙蒿、燕麦等。

规格与配置:沙障方格规格为2x2 (m),将杨柴(小叶锦鸡儿)、燕麦按1:10的比例进行混合,每公顷播种量为165kg。

整地:开沟整地、播种、覆土一次成型,网格密度为2x2(m)。播种造林时间为雨季。

设置方法:在坡度较小的流动和半固定沙地上,采用灌草混播的方式营造生物沙障,规格为2x2(m),沙障发挥效益后,流沙固定,有条件的地方在网格内再营造乔木树种。

3.5 草方格沙障设置

适宜沙地类型:流动沙地。

材料选择:碱草、沙蒿、芦苇、麦秸秆等。

场地选择及功能:设在沙丘顶部和被风坡地段,阻拦流沙前移,使之积在其附近,达到切断沙源、抑制沙丘前移和防止沙害的目的。

沙障结构:以紧密型为宜。

设置方法:因沙障拦沙后会造成堆沙,要与保护的对象留有适当的距离。芦苇切成40cm长的段,排成栅栏2x2 (m)的方格,芦苇段直立埋入沙中20cm地上露出20cm,形成方格沙障。羊草或稻草按1xl (m)的方格,平铺在沙地上,然后用平锹在平铺在沙面上的草中间压下,使草埋人沙中形成草方格。沙障设置并使流沙固定后,再造林和种草,营建乔、灌、草混交林。

4 结论

一是运用人工造林,后期管理要求高,特别是抗旱、抚育、补植补造、成活率相对较低,治沙成效不理想。

二是飞播治沙,对种子要求严格,播种数量大,后期管理主要以补植、补造为主,造林成活率低,治沙成本大,时间长。

三是生物沙障,适合坡度较小的流动和半固定沙地,新巴尔虎左旗多为坡度较小的流动和半固定沙地。采用灌草混播的方式营造生物沙障,然后在网格内再营造乔木树种。这时的乔木树种成活率较高,成本相对较低,绿化相对稳定,由此看来,维持一个优质的草、灌、乔立体式的治沙方法是可行的。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