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物流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及建议

王乐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7)

摘要:核心员工的高流失率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物流行业核心员工离职的几点重要因素,并与影响普通员工离职的因素进行比较,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物流企业留住核心员工提供一定的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物流企业;核心员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9-0197-01

据统计目前物流行业核心员工的流失率达到年均20%以上,较高的人才流失成为制约物流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做好物流企业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

1核心员工的概念及物流行业核心员工的界定方法

机密或者在关键岗位工作的员工,他们在企业的中难以被替代,其工作绩效对企业整体绩效水平有直接的影响。核心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人力资源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核心员工的管理。对于物流企业而言,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对物流行业核心员工的界定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本人认为,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骤设计出界定核心员工的程序,以便于物流企业筛选确定各己的核心员工。

2物流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的确定与分析

参照谭春平,王烨在《甘肃物流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所构建的核心员工流失“推力-拉力”模型,笔者以南通火车站物流集散中心周边物流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发现,影响物流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因素依次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工作内容的认可和评价是影响核心员工流失的首要因素。调查发现,核心员工在工作中按照优先次序最在乎的分别是:1.在工作得到信任2.参与管理的机会3.能在行业中继续发展的前景,这些都是与工作本身和工作内容方面的相关因素。

其次,薪酬、福利等物质因素也是影响核心员工流失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核心员工比较在意劳动所得与付出间的满意度,其次是公司的薪资和福利水平同行间的比较。

最后,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与核心员工离职间的关联较弱。调查显示,物流企业核心员工对工作时间的不固定、工作内容枯燥等都表现出一定的接受度,对于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企业文化等反映出较大的适应性。因此这些不是导致核心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

3核心员工与普通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的比较及建议

影响物流企业普通员工与核心员工的离职因素有较大的差异。核心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工作中得不到信任、薪酬分配欠公平、缺少培训机会、薪资福利水平低和工作缺乏挑战和成就感;而普通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工作得不到信任、薪酬分配不公平,与上级关系不融洽、职业缺乏发展空间、发现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从中可以发现,除了对工作得不到信任和薪资欠缺公平是影响他们离职的共同因素,其余的侧重点明显不同。核心员工比普通员工更关心工作本身能对其职业发展提供的机会及工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因此,针对物流企业核心员工对工作关注的优先次序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3.1 尊重、信任核心员工,给予适当的授权

在工作中获得管理者的尊重和信任,是核心员工最为在乎的。他们总是愿意为能够尊重和信任他们的企业工作,因此。企业应当充分尊重和信任核心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对以自我管理为主,企业监督为辅。同时通过合理授权,让核心员工参与管理,掌握一定的自主决策权,不仅能体现企业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也能激发核心员工对工作的成就感。

3.2 实施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调查显示核心员工和普通员工对企业薪酬分配公平与否都比较敏感,薪酬分配欠公平是导致核心员工流失的第二大因素。在这方面建议从两点着手,首先公开分配制度。让员工能明晰企业分配的原则,能依照制度了解各自岗位薪资的范围。其次设置薪酬补贴或奖励制度。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针对核心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拉开与相同岗位普通员工收入的差距,体现企业对核心员工工作绩效的肯定,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

3.3 提供轮岗和培训的机会,提升职业技能

在获得行业平均水平的薪资福利后,核心员工会更多关心自身职业技能的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的空间。而这些都依靠平时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企业较为实际的做法是提供相邻岗位的轮岗机会,使员工能学到新的技能同时,对相邻岗位的要求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并逐步对整个工作链中岗位群有整体的认知,为以后职业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谭春平,王 烨.甘肃物流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生产力研究,2013(10):162-164.

[2] 李艳华.小微企业成长中核心人才管理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6.

[3] 马红雨.浅议中小物流企业用人之道[J].现代商业,2012(8):131-132.

(责任编辑:赵蕾)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