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林
县级电视台面临的“新常态”
电视传媒的发展一般经历大众化传播、分众化传播和个性化传播三个阶段。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关系模型的重新建构,受众的选择日趋多元化、个性化,新媒体个性鲜明、互动迅速、传播面广,受众更多地倾向于从“两微一端”(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定制自己喜爱的多媒体讯息。新媒体凭借传统媒体不曾具备的诸多技术功能优势,如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受者即时交流的双向互动功能、海量存储信息功能、信息的即时检索与即时更新功能等,在大大优于传统媒体传播机制的前提下,为受众直接参与提供新闻、传播新闻等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途径。相比之下,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县级电视台受众流失严重,舆论引导力下降,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在全媒体时代,新媒体虽然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那么,如何在新旧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实现自我突破与发展就成为了当下县级电视台面临的发展“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发展对策
(一)树立改革意识,解放思想求突破。
问题倒逼改革,改革促进发展。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县级电视台的新闻人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新闻创作模式,即记者挖掘新闻素材、编辑对记者提交的素材进行加工,最终形成一条电视新闻。在传统模式中,县级电视台在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播出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换言之,效率极为低下。例如,第一天的新闻事件,在第二天晚间新闻节目中播出,到第三天才会上传网络,这样的新闻内容缺乏时效性和新鲜感,自然无法获得足够的关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出现之后,新闻从发现到报道之间的时间被大大缩短,县级电视台的传统新闻制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时效性的需求。《人民日报》的发稿经验是,新闻第一时间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发布,第二时间在新闻客户端发布,第三时间才是在报纸上发布。这种“争分夺秒”的播发方式值得县级电视台学习和借鉴。目前,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各种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在突发新闻、重大舆情事件中纷纷发声,县级电视台固守“晚间新闻”的模式已远远落后传播环境的要求。在新媒体浪潮中,县级电视台要解放思想,树立改革意识,以全新的理念、良性的体制、灵活的机制推动新闻制作模式创新突破。
(二)强化用户思维,内容为王抓眼球。
技术是支撑,内容是根本。不管科学技术如何发展,但抓住受众眼球、引发社会共鸣的还是内容。所以,全媒体时代仍旧是“内容为王”的时代,县级电视台节目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县级电视台是县级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离群众最近、离社区最近、离农村最近的媒体,权威发布、县计民生固然是做好内容的根本,但新闻宣传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使历史人文、民俗风情、自然景观、特产美食等等。现在的电视用户不再是简单的受众,而是分享者、体验者,甚至是内容的直接生产者。媒体融合的关键就是以用户为中心。要想做好新闻宣传就应该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然后根据群众的需求进行新闻内容的宣传,多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报道群众身边的事例,反映群众的切身感受。拥有多样化的电视新闻宣传的内容,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群体关注的热点出发,才能满足更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的需求。
(三)加速媒介融合,路径拓展立品牌。
目前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两微一端”来浏览信息、观看节目,因此县级电视台也要适应这一变化,摆脱传统上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展播出渠道。中央电视台开通了央视微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和新闻移动客户端,大屏与小屏互动发展,拓展了传播交流渠道,让电视产品的服务更加精准,更加广泛。县级电视台也应当顺应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常态,及时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利用社交平台宣传自己的节目,在节目播出前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预告,在节目播出后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不仅可以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还可以提升县级电视台栏目的品牌知名度,并通过观众的留言评论收集受众的反馈意见。
(九江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