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省会城市台如何突出重围

◎刘 剑

一、省会城市台的生存现状

毫无疑问,省会城市台进入了举步维艰、十面埋伏的地步。中央台十几个频道,省台数个频道,省级卫视几十个频道,虎视眈眈、不断壮大的新媒体,以及低成本经营的本地报纸和广播,都在蚕食着我们的蛋糕。其中,最近、最可怕的劲敌省卫视不断的在壮大,而央视这个曾经的“假想敌”也做出了各种极其精准的改变,更鲜活贴近观众,甚至开始卖萌了。从2013年开始,央视与卫视的份额涨幅明显。而且相对卫视,央视的弱势逐渐减少,2014年春节开始,央视大量抢占省会份额,平台提升效果明显。作为省会城市台,我们发现自己成了恶劣的媒介生态环境中,食物链上的最低层。我们的状态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上压下顶、左拉右拽;我们的困局也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对手林立、生死抉择。面对这种困局,应该怎么办?如何在重重的困境下,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找到自己赖以生存的经营方式,成为很多省会城市台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

二、省会城市台的出路

虽然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台的生存状况普遍较差,但是在个别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如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省级地面频道和省会城市台收视是非常亮眼的,在这里,省级卫视和中央台的收视份额反倒比较~般,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省会城市台如果找对了自己的路子,是完全有出路可言的。我们该如何突出重围,扩大自己的收视市场?采用何种策略才能吸引更多的本地观众?

1.重新定位自己为公众服务传播体。

省会电视台过去对对自己的作用和功能,往往定位在舆论工具层面上,即使做纯娱乐节目,也都不忘“教化”民众。因为曾经的优越地位,也造成了大多数员工思维僵化,作品自然难以贴近观众。在新的电视时代,要想真正的立足于媒体市场,各城市台首先应该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充分利用自己无可替代的地域优势和给本地观众造成的归属感,打造全新的公众服务传播体。首先,我们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的传播体,所谓的服务包括广义的提供信息,娱乐,也包括狭义的生活资讯,帮忙以及为吃穿住行提供方便。有了这样的定位,才能更好的贴近观众,更好的留住观众。

2.找准自己的优势,差异化竞争,做群众院子里的那口井。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马涛博士曾经说过,城市台的优势在于内容细分的贴近性、地缘资源的独特性和市场渠道的接地性。这一优势,其实也正是省会城市台的生命力所在。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城市台,我们拿什么和上级媒体竞争呢,我们就要成为群众院子里的那口井井,不仅解决市民的生活吃水问题,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还要能解决“赏月”这样的精神生活问题,与“远水不解近渴”的央视和省级卫视做好差异化竞争的准备。而如何做群众院子里的井,就要对自己的节目内容重新进行审视和判断。

新闻节目时我们的立台之本,是突出地域化的最关键一环,一定要有一档非常贴近本地民众的明星新闻栏目打头阵,作为本台的标杆,从节目内容、风格、包装都极其本土化,比如杭州台的方言节目《阿六头说新闻》,齐鲁台的《拉呱》,在当地都常有号召力的。另外,放下身段,多举办生活类节目,让观众从节目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吃穿住行,通过你的节目,能省钱,打折,这样的诱惑力不仅巨大,也是其他媒体难以做到的。第三,多向县电视台学习,服务细化、具体到家家户户甚至个人,为他们提供帮忙、服务,甚至提供点歌、道歉这样的情感服务,开办旧物处理、失物招领、寻人启事这样的免费小版块,最大限度的贴近观众。

3.集中优势兵力,大刀阔斧,砍掉蛇足,断臂自救。

省会城市台普遍存在着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的情况,可是大多数城市台却在过去的十年里迅速扩张,大量开办自办栏目,分散了兵力,造成各频道各栏目都缺人才,缺资金,大大牵制了生产能力。以郑州电视台商都频道为例.2005年,商都频道只有一个自办栏目,是一档时长为15分钟的周播栏目《古都记忆》。到2009年,频道已经拥有了新闻、地产、家居、情感、美食等日播栏目,以及几档编辑性栏目,战线拉得过长,造成了频道资源严重不足,各栏目都急需人才,这就不利于打造明星节目,而这样的情况在很多省会城市台都一样存在。

省会台真要走出困境,就要善于做减法,建立严格的栏目开办和退出机制,好钢用到刃上,集中优势兵力,打造明星栏目,推出一档火一档,而一档好的明星节目在带动整个频道的发展方面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对于那些收视长期萎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不好的栏目,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甚至直接停办,为重点栏目补给力量。对于重点栏目,如果人员不足,考虑压缩时长,只有生产精品,缩减水份,增加节目深度和广度,才能更好地留住观众。

4.媒体大联盟。

城市台不仅要深耕本土,还要突破区域限制,“开门办台”,与全国城市台合纵连横。一直以来,巨大的生产成本制约着城市电视台自办节目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升级,而与其他市级媒体组成媒体联盟成为一个不错的捷径。大家不存在利益竞争,却能共用媒体资源,在新闻领域分工采编,联合制作,分头播出。而这方面,也已经有成功的例子了。早在1990年,广州电视台就牵头成立了全国城市台协作体,目前已有近70家电视台加盟,新闻交换量每年一万多条。

再比如,山东青岛、日照、威海、烟台、淄博、潍坊这六个台,联合成立蓝色传媒公司,跟社会化制作机构合作,联网播出。同时又联网经营这六个频道的广告。

媒体大联盟将各个势单力薄的城市台团结在一起,产生集约效应,实现成本的最大价值,不仅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也解决了节目短缺,节目质量不高的问题,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省会城市台的处境艰难,但是依然有个别台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远胜于中央台、省级卫视和省级地面频道。我们的劣势是资金少、新闻话语权不足,却也有自己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优势,能够更贴近本地受众。而归根到底,省会城市台的突围之路,就是做“群众院里的水井”,设身处地的为观众着想,做贴心的服务传播平台,制作优质的民生新闻,合理编排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并在经营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这应该是多数省会城市台能做到并且能做好的。

(郑州电视台)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