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高小涵GAOXiao-han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430074)

(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

摘要:提高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效益,是建设绿色基础建设中急于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计算出已有防护林的透光度、防护林之间的距离以及防护林的占地面积,并且还要对存在不合理的结构林带对其进行生态景观设计。同时,对项目实行区域内对防护林带的生态景观空间、生态景观的节点、重点生态景观中心以及防护林景观功能区域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生态化景观化,对农田防护林进行空间和结构设计。通过土地整治对农田防护林进行景观设计提升防护林带景观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为快速实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提供合理建议和方法。

Abstract:Toimprovetheecologicallandscapeefficiencyofthefarmlandprotectionforestisamatterofurgencyintheconstructionofgreeninfrastructure.Throughalotoffieldsurvey,thispapercalculatesthelighttransmittanceoftheexistingprotectionforest,thedistancebetweentheprotectionforestandtheareaoftheprotectionforest.Ecologicallandscapedesignisdonefortheforestwithunreasonablestructure.Atthesametime,theecologicallandscapespace,ecologicallandscapenodes,keyecologicallandscapecenterandthefunctionalareasoftheprotectionforestintheprojectimplementationareaareanalyzed.Combinedwithecologicallandscape,thespaceandstructuredesignforfarmlandshelterbeltisdone.Bycontrollingthelandoffarmlandprotectionforestlandscapedesignofshelterbeltlandscapescienceandrationality,toquicklyimplementshelterforestecologicallandscapedesigntoprovidereasonablesuggestionsandmethods.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土地整治;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

Keywords:landmanagement;farmlandprotectionforest;ecologicallandscape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194-02

0引言

农田防护林可以有效调节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减少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肥力、调节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增加农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使农田生态系统可以持续发展。国外对于农田研究的方向,更多的是对研究防护林带结构特征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农田效益的研究转变到生态研究上,但是却没有对逐渐增加的生态景观进行深入的研究。现如今,我国农田防护林建设多用于土地的防护,但是使用这种办法,很难收集到土地真实数据,并且这种方法自身操作系数难度大,致使防护林体系配置不合理,造成模式单一,防护林功能不齐全等问题。所以如何使用便捷又易于操作的方法对农田防护林进行设计,这也就成为了现阶段土地政治的重要内容。

1研究区域内林带简述和数据收集

文章以两个乡镇为例,其中包含四个行政村,这个示范区域内没有完整的防护林带网,只有四条主防护林带和三条副防护林带,林带面积和林带数量严重不足,林带还有不同的残缺现象,除此之外,林带都是人工种植,树种单一,只有杨树和椿树两种,群落结构简单,受到病虫害严重,部分林带已经出现枯死现象,致使防护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生态景观方面,因为林带树种单一化,林带网络稀疏,造成防护林没有景观效益产生[1]。

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的存在,我们就必须提出整改建议,在合理化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对示范区域内的林带数据进行收集,使用SPOT-5卫星遥感影像图获取示范区域的矢量图,在进行修正后,获得项目区域的初步矢量图,再通过实地调查,对初步获得的矢量图进行修正,然后对林带行数、配置、树种、株数、冠幅等进行细致记录,并对林带进行拍照,还要记录与林带相关的数据信息,最后,在获得项目区域与林带相关的信息后,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保存[2]。

2设计方法

通过对区域内已经存在的林带,进行空间上的合理化配置,增添视觉美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并具有观赏效益。所以可以从生态和景观两个方面,对农田防护林进行设计(见图1)。

2.1生态化设计首先,要确定防护林带的透光度,根据防护林带的最合理透光度以及最佳范围,进一步确定林带乔灌木的合理配置。其次,根据数据研究以后,获得的防护林最佳防护距离和透光度,再结合实际区域内防护林的透光度和有效防护距离,判断出最合理的林带之间距离分布,然后确定是要增加林带还是要减少林带数量。再次,用已知防护林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防护林所占整体农田区域的百分比,按照相应规定标准,计算出林带标准宽度,从而确定防护林的最佳带宽。最后,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到最合理的防护林架构设计方案[3]。

2.2景观化过程确定项目区域内最具吸引力的景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景观,视野较好并具观赏性的景观,最终,确定具有优势的景观区域和重要节点,划分出景观的轴线。按照景观的优势以及轴线,对具体功能区域进行划分,准确定位区域功能,然后对各功能区域的实际需求进行划分。

3生态景观设计结果

3.1生态化过程透光度评价是确定防护林带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通过透光度的纵断面和总面积计算得出,并给出最为合理的防护林透光度以及最佳设计方案(见表1)。

根据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在原有的防护林带中需要增加的树木数量和灌木冠幅关系图(见图2)。

在根据防护林透光度和最佳防护距离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对防护林之间的最大防护范围进行估算,通过对比防护林在有叶期和无叶期的防护距离,取最大值得出最大有效防护距离(见表2)[4]。

由防护林的宽度和长度,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目前已有的防护林站农田总面积的百分比。为了进一步保障农田防护林尽可能的少占用耕地,想要满足林带占用耕地标准,就要做到保持防护林宽度不变[5]。而对于需要增加或者是补充修建的防护林,其宽度也要在适合范围的最低宽度值。

结合最佳防护距离、透光度、占用农田百分比,空间布局,防护林宽度等实际需求,设计出符合项目区域土地整治防护林带的最佳方案(见图3)。

3.2景观化过程农田防护林景观设计一定要突出景观优势空间,景观的重要节点。在植物种植上使用规则方式,对景观区域内的植物进行栽植,突出序列、强调序列,并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形成整齐的景观走廊,同时还应该选择一些暖色系的植物,突出景观热闹的氛围。为了使景观区域内的每个功能区,都能突出自身的特点,防护林带乔灌木的植物色系应该相近,使景观整体具有一致的色彩基调,形成非常良好的视觉效果[6]。为了使景观空间更具活跃性,就要选取色彩比较鲜明的植物,穿过灌木之间的空隙,对景观空间进行有效的划分,形成不同的景观风格。通过上文分析得出,防护林的生态结构布局要结合各小区域的不同功能,以及景观轴线的实际需求,对防护林带增加的植物品种进行选择,最终确定景观植物的最佳配置,形成别具一格的农田防护林带生态景观[7]。

通过对防护林带的景观设计,有效解决了树木品种的单一现象,不仅增加了林带的面积和数量,还有效改善了原来林带残缺的现象,不仅防治了水土流失,还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

4结论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现有防护林进行研究,并在已有防护林的基础上,对防护林进行空间结构上的设计,为了更便捷、快速对农田防护林进行景观设计,使用了一些相对简单,并能顾满足时间需要的方法。本文所研究的防护林景观化设计,只是从区域内景观需求进行分析研究,并没有对防护林带进行定量研究。现阶段,定量化设计在农田防护林景观设计中是研究的重点、热点问题,所以,如何使用定量方法对防护林进行设计,是未来农田防护林设计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同样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文平,宇振荣,郧文聚,等.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8):233-240.

[2]王常明,高立刚.浅析以生态化过程为基础的农田防护林生态景观设计[J].城市建筑,2014(30):53.

[3]汤军.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J].低碳世界,2014(20):22-23.

[4]张勇.农村土地整治的环境影响及保护对策[J].国土资源情报,2013(1):44-49.

[5]蔡联.西南丘陵山区生态化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朱砂村土地整治项目为例[D].西南大学,2014.

[6]邓益亮.基于GIS的农林园景观生态评价与规划研究——以琵琶寺生态农林园为例[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7]何小娟.昆明市海东—海埂段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和生态村建设规划[D].同济大学,2007.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