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钦宇
摘要:随着人才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趋势加深,高等教育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对技能全面、知识扎实、宽广人才的需求,“课证融通”模式建设的开展极为重要。本文主要对“课证融通”模式进行概述,并提出其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课证融通”;措施
在当今社会中,会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且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社会、企业对会计人才提出更高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两个方面,主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而培养模式的主要构造元素有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因此,在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应加强课程改革,合理应用“课证融通”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会计人才。
一、“课证融通”模式内容
“课证融通”模式指的是在会计具体教学中融入会计资格证证书考试。在具体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在电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开展中结合国家对会计人员所要求的知识、素质、技能的标准,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选取教材、制定教学大纲等,确保课程教育的连贯性、系统性。在此情况下,结合课程专业教学与行业专业证书获取,以技术含量高、社会认可的资格证代替课程考核。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教学,使学生边学边练,拥有实际的会计职业能力。例如,在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大一学习中,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设置基础会计、财经法律与会计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并根据每课程具体内容,进行单项实训,如原始凭证审核、账簿登记等实训。这样,在学生毕业后,即具备会计专业所需的职业资格证,又具有真正的会计专业技能,学生就业率大大提高。
二、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的落后,教学体系不完善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对让人才能力、知识结构提出要求,需要会计人才掌握先进的会计技能、具备操作信息设备的能力,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仍以培养运用财务会计知识、熟悉计算机、管理知识为目的,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结合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工作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进而造成学生能力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在电算化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院校没有准确把握课程形式,侧重于财务软件操作教育,忽视理论知识的全面培养,或注重理论知识教育,缺乏实践培训,使培养的学生能力单一。
(二)教学模式单一,电算化课程开展不合理
在目前的多数高职院校中,教师多采用课程讲解的单一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过程强调理论知识,学生也习惯于听、背、考模式,忽视实践环节,理论学习无目的性,没有与实践操作相联系,忽视校内外实践。在具体的电算化课程开展方面,教学存在缺乏前期基础性课程教育、课时量不足、课程教材不适用、教学时间不合理等问题。例如,在《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教学中,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理论课、上机课,总课程量需要在两部分间合理分配,而在整个会计课程安排中,《会计电算化》课时量较少,这样教师就无法全面开展上机课,学生的财务处理能力得不到全面培养。
三、“课证融通”模式在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中具体应用
(一)加强课程、教材建设,调整教学内容
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高职院校应在满足学生考试的基础上,将会计工作岗位需求作为教学导向,整合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会计岗位工作。例如,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精品课程上传至校园网内,建设网上课程,使学生通过网络下载电子教案、学习专业知识,并为学生最新的财务软件系统,让学生进行实际财务核算练习。同时,将erp 理论注入学生理念中,拓展会计查询、领导、决策、管理等功能,在课程中融入管理信息等边缘学科知识,拓展学生视野,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以最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为指导,选择、编制最符合社会要求的教材,如《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引入实际案例,丰富教材内容,以此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
(二)完善教学方法
将“课证融通”模式应用于会计专业教育中,需要以多样的教学方式为途径。在培养学生岗位能力的目标下,教师可根据职业资格证考试设计的内容及对学生的要求、目的,全面整个整理资源、组织教学,并在教学中运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式,整体设计课程,满足课程需求,提高课程效率。例如,在初级会计师技术资格证考试要求中,要求学生具备财务会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财务能力的考核,在具体教学中,灵活利用演示法、自主式网络学习法、理论实践融合法等形式开展课程教学。如设定具体的企业情况,让学生开展市场调研,进行成本计算、市场营销等。
(三)加强校内实训模拟训练
根据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实训教育,在校内建设实训室,并完善实训室设备,在具体实训中,按照类别将会计专业技能分为若干技能单元,将每个技术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在校内实训室内创设企业工作情景,开展项目引导式实训教学。例如,将实用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划分为报表编制、凭证处理、期末清查、期初清账等项目,根据各项对应的学习领域、工作任务创设学习情境,开展实训教学。如账簿处理项目的工作任务有对账、错账更正、编制科目汇总表等,涉及的学习领域有会计记账基础、账簿分类、审核等,根据此情况根据某一企业具体情况,创设账簿登记、对账结账学习情境,使学生现在会计实训室内独立完成填制记账凭证、审核凭证的任务。
四、结束语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企业人才需要,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开展“课证融通”模式教学,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朱重生,周萍萍,程锦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4-76.
[2]刘宏婧,毛庆,杨桂荣等.浅谈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2014,(4):36.
[3]曲焕波,李鹰,孙凯等.浅析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项目化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24):134-135.
(作者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